基隆市智慧公車成功上線:整合中央平台與多元支付,打造智慧交通新標竿 基隆市政府交通處推動的「110年度基隆市智慧公車聯網建置計畫」已成功建置完成並順利上線,為市民帶來了全面的智慧交通升級體驗 。此計畫由中華電信領銜,聯合宏碁智通、華夏科技、捷世林科技等專業廠商共同執行 ,不僅汰換了使用超過八年的老舊設備 ,更透過系統性的整合與創新,成功解決了過去系統獨立、標準不一、維運成本高等問題,樹立了北台灣智慧交通整合的新典範。 核心策略轉變:接軌公路總局平台,降本增效 本計畫最核心的變革,是將基隆市公車的動態資訊系統全面納管至交通部公路總局的「公總平台」 。此舉帶來三大關鍵效益: 降低維運成本:擺脫了過去地方政府需自行建置、維護主機與聘用駐點人力的模式,改為利用中央建置的穩定系統,大幅節省了長期的財政支出與管理負擔 。 確保標準統一:所有新建置的車載設備均採用TTIA(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)標準,能與公總平台無縫接軌 ,為未來的系統擴充與跨縣市資料交換奠定了堅實基礎 。 提升服務彈性與可擴充性:雲端架構讓系統可依需求快速調整資源,不受本地硬體限制,並能更快速地導入新功能與應用,確保乘客與業者都能持續享有即時、穩定且進化的服務。 車輛設備全面升級,提升營運效率與安全 為提升服務品質與行車安全,本計畫對157輛公車進行了車上設備的全面汰換 :新式智慧車載機:汰換為中華電信車載機 ,作為車上設備的「中控電腦」。駕駛員僅需在此單一設備上設定路線,即可同步更新驗票機、車頭/車側LED路線燈等資訊,大幅簡化了發車前的操作流程 。多元支付驗票機:由宏碁智通提供的新式驗票機,除了支援悠遊卡、一卡通等四種電子票證,更導入了QR Code掃碼支付功能,支援LINE Pay Money、悠遊付等行動支付工具 。同時,也完成了大巴前後門上下車刷卡機制的建置,有效疏解尖峰時段的乘車人潮 。4G數位式行車記錄器:汰換為數位式行車記錄器,具備4G通訊功能,能將車速、轉速、里程等行車資料即時回傳至後端平台,無須再以人工每日插拔USB存取,大幅提升了管理單位對駕駛行為的即時監控能力 。 便民服務有感革新,資訊查詢無死角 為了讓市民能更方便地獲取公車資訊,本計畫在路側與軟體服務上進行了多項革新:整合演算發佈平台(IMP):新建置的IMP平台是本次計畫的亮點之一,它能接收來自公總平台的基隆公車動態,並主動介接雙北市公車動態資訊 ,將北北基三市的公車動態整合後,統一發佈至基隆市的智慧站牌與便民網站,提供跨市通勤民眾更完整的資訊服務。全新RWD響應式便民網站:推出全新的基隆市公車資訊便民服務網,採用RWD設計,無論使用電腦或手機都能獲得最佳瀏覽體驗 。網站不僅提供路線與站位的動態查詢,更結合GIS地圖呈現車輛即時位置,並整合了船班、觀光景點等在地資訊 。智慧站牌標準化與虛擬站牌:汰換更新了至少60座不符TTIA標準的老舊智慧站牌,並建立了標準化的驗證與管理平台,確保未來所有站牌都能相容互通 。同時,在尚未設置實體智慧站牌的站點,全面張貼QR Code虛擬站牌,民眾掃碼即可查詢即時到站時間,實現了動態資訊服務的全面覆蓋 。總結而言,「基隆市智慧公車聯網計畫」是一次成功的系統性升級,透過與中央平台接軌的策略、車上硬體的全面現代化,以及便民服務的創新整合,不僅大幅提升了公車處的營運管理效能,也為基隆市民與外地旅客創造了更安全、便捷、可靠的公共運輸環境。 基隆市公車資訊便民服務網 - 首頁 路線動態資訊 站位動態查詢